facebook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網站資訊-常見問答 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LOGO

:::

常見問答

代碼說明
  • 提審法第8 條第2 項所謂「必要時,得通知相關第三人到場陳述意見」適用在何種情形?

    被逮捕、拘禁人為未成年人或身心障礙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為輔助其陳述能力,法院於必要時得通知被逮捕、拘禁人之法定代理人、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家長、家屬等相關第三人到場陳述意見。(相關法條:提審法第8 條第2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法院受理提審之聲請,應僅審查逮捕、拘禁之合法性,或應及於其必要性?

    法院關於提審聲請之審查,僅應審查逮捕、拘禁程序之合法性,不涉入本案之原因事實,亦不及於逮捕、拘禁之必要性。(相關法條:提審法第8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擔任輔佐人

    被告或自訴人的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家長、家屬或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在起訴後,可以向法院用書狀或於審判期日用言詞陳明為被告或自訴人的輔佐人,在法院陳述意見。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5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聲請提審遭法院以第5 條第1 項但書各款情形駁回者,有無一事不再理原則之適用?

    依提審法第5 條第1 項但書各款駁回者,因屬程序上之裁判,不具實體之確定力,故無一事不再理原則之適用。(相關法條:提審法第5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選任辯護人

    被告在偵查中或審判中,隨時都可以選任辯護人。犯罪嫌疑人受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時,也可以選任辯護人。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家長、家屬,可以獨立為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選任辯護人。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7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司法院釋字第708 號及第710 號解釋所提及「即時有效司法救濟」,與提審法之關係?

    提審係人民受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逮捕、拘禁時,得即時請求法院提審,由法院即時審查逮捕、拘禁之合法性;而司法院釋字第708 號及第710 號解釋意旨指出,受收容人或受暫時收容人表示不服,或要求法院審查決定是否予以收容,收容或暫時收容之機關應即於24 小時內將受收容人或受暫時收容人移送法院迅速決定是否應予收容,其即時司法救濟程序較提審制度更為快速;且提審本屬「救急」制度,用以補充正當法律程序之不足,是以如其他法律規定「得聲請即時由法院審查」,憲法保障人民得聲請法院即時救濟之意旨業已實現時,自毋庸再進行提審程序。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所稱「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所指「機關」之範圍如何界定?

    按一般法律所稱之機關,係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行使公權力,依組織法律或命令設立具有法定地位之組織(行政程序法第2 條第2 項、第3 項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3 條第1 款規定參照),例如具司法公權力之機關(如司法警察機關、地方檢察署)、國防部及其所屬各機關(構)、司令部及各級部隊、巡防機關(海岸巡防法第5 條第5 款參照)、海關(海關緝私條例第11 條、第12條參照)、行政執行處(行政執行法第19 條第1 項參照)、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各級政府設立之精神照護機構(參見精神衛生法)均屬之。又依法受委託行使逮捕、拘禁公權力,而視為行政機關之個人或團體亦包括在內(行政程序法第2 條第3 項參照)。(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人身自由剝奪」與「人身自由限制」二者區別之界限為何?人身自由受限制者得否聲請提審救濟?

    一、「人身自由剝奪」與「人身自由限制」二者區別之界限為何?

    「人身自由之剝奪」與「人身自由之限制」同為以違反當事人意思之強制方法,干預當事人之行動自由,兩者程度上之區別在於干預強度及時間長短。

    1. 人身自由之剝奪:指違反當事人之意思,將人拘束於特定、有限制空間之謂,包括完全排除身體之活動、限制停留在特定處所,例如羈押、收容、管收、刑罰執行等。只要人身自由已達被剝奪狀態,均可聲請提審救濟。
    2. 人身自由之限制(狹義):尚未達空間限制,僅是移動自由的限制,並非全面、而是部分地限制自由,例如限制出境、盤查所為之短暫攔阻。(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

    二、人身自由受限制者得否聲請提審救濟?

    限制出境(出海)、限制住居或其他相類似之處分,某程度亦屬拘束一部分的人身自由,但未將當事人拘束在封閉處所,與外界尚有接觸聯繫,未達到剝奪人身自由之程度。人身自由之限制需有法律明確授權依據,但因尚未達被剝奪狀態,並非聲請提審之對象。(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所稱之「人民」,是否僅限於本國人?

    司法院釋字第708 號解釋理由指出,憲法第8 條關於人身自由之保障應及於外國人,使與本國人同受保障,是以被逮捕、拘禁之「人民」,應及於非本國人。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聲請提審被駁回,可否聲明不服?

    法院依提審法第5 條第1 項各款事由裁定駁回,或依第9 條第1 項經審查後認為應予逮捕、拘禁而裁定駁回時,聲請人或受裁定人(非聲請人之被逮捕、拘禁人)均得提起抗告救濟,以符合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法理。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0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聲請提審是否以「非法逮捕拘禁」為前提?

    憲法第8 條第2 項僅規定:「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本人或他人亦得聲請該管法院,於二十四小時內向逮捕之機關提審。」並未以「非法逮捕拘禁」為聲請提審之前提,亦即犯罪嫌疑人一遭法院以外之機關逮捕拘禁時,不問是否有「非法」逮捕拘禁之客觀事實,即得向該管法院聲請提審,無「合法」與「非法」逮捕拘禁之分;蓋未經該管法院之審問調查,實無從為合法與否之認定。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被逮捕、拘禁人以外之「他人」亦得聲請提審,所謂「他人」,如何界定其範圍?

    聲請提審之人,不限於被逮捕、拘禁之本人,即被逮捕、拘禁人以外之他人亦得為之,與憲法第8 條第2 項所規定相同,蓋本人既被逮捕或拘禁,難以行使其提審請求權,故許他人亦得行使,以期保護之周密。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得依提審法聲請提審之對象,是否包括非因犯罪嫌疑而被逮捕、拘禁人?

    1. 98 年12 月10 日公布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第 2 條規定,兩公約所揭示保障人權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而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9 條第4 項規定:「任何人因逮捕或拘禁而被剝奪自由時,有權聲請法院提審,以迅速決定其拘禁是否合法,如屬非法,應即令釋放。」人權事務委員會第8 號一般性意見(Human Rights Committee General Comment No.8)第1 段並指出:「第4 項闡明的重要保證,即有權由法院決定拘禁是否合法,適用於因逮捕或拘禁而被剝奪自由的任何人」,其所謂「因逮捕或拘禁而被剝奪自由」,並無其他限制,意即不論涉及刑事案件或涉及諸如精神疾病(含藥癮)、遊蕩、吸毒成癮、為教育目的、管制移民等「非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或拘禁」,亦得聲請法院提審。
    2. 司法院釋字第 708 號解釋理由闡明,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8 條第1 項之收容,係嚴重干預人民身體自由之強制處分,依憲法第8 條第1 項規定意旨,自須踐行必要之司法程序或其他正當法律程序,對受收容處分人應賦予得立即聲請法院審查決定之救濟機會;另釋字第710 號解釋理由指出,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18 條第2 項之暫時收容,應予受收容人即時司法救濟之機會,始符合憲法第8 條第1 項正當法律程序之意旨,受收容人一經表示不服,或要求由法院審查決定是否予以收容者,暫時收容機關應即於24 小時內移送法院迅速裁定是否收容。此種即時司法救濟,其功能與提審無異。
    3. 基於上述國際公約及相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意旨,人民不論是否因犯罪嫌疑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逮捕、拘禁,均應有提審法之適用。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被逮捕、拘禁人若不通曉我國語文時,逮捕、拘禁機關應如何盡到提審法第2 條規定之告知義務?

    被逮捕、拘禁之本人或其指定之親友如不通曉國語,將難以知悉或行使聲請提審之權利。又考量方言或外國語文未必有文字,縱有文字,如屬稀有之語文,我國實務上可能欠缺相關傳譯能力,是以被逮捕、拘禁人或其親友不通曉國語者,逮捕、拘禁機關之書面告知事項應附記其所理解之語文;有不能附記之情形者,應另以其所理解之語文告知之。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2 條第3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如何辦理刑事被告的具保?

    1、被告經准予具保或責付者,由書記官當庭交付「保證書」或「責付證書」或由被告之親友逕向法警室洽辦。

    2、被告接受前項書類後,依照下列方法辦理具保責付手續:

    • 自行辦理或交付同來之親友代為辦理。
    • 用電話、寫信或其他方法通知親友到法警室辦理。
    • 不能於當日辦妥具保責付手續者,可憑「具保責付處理紀錄單」於次日繼續辦理。
    • 被告或其親友對於填寫書類不甚明瞭時,由法警室或服務處隨時指導其填寫方法或代為填寫。

    3、保證書以該管區域內殷實之人所具者為限,並應記載保證金額及依法繳納之事由。並辦理下列手續:

    • 填寫保證書。
    • 簽名、蓋章或按指印。
    • 繳驗國民身分證。
    • 提出財產證明文件。

    4、被告或具保人可依指定之保證金額繳納現金或有價證券(依時價計算)免具保證書。

    5、受責付人以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即被告之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家長、家屬或被告之法定代理人)或其選任辯護人、委任代理人,或居住該管區域內被告之尊長親友或其他有正當職業或有聲譽信用之人,而對被告具有約束力影響力者為適當。

    6、受責付人應繳驗國民身分證,填寫責付證書,載明如經傳喚應令被告隨時到場,並蓋章簽名或按指印。

    7、辦妥上開具保責付手續後,將保證書或責付證書交由法警室轉呈法官核辦。法官認為必要時,得命具保人提出戶口名簿、財產證明文件或不動產所有權狀。

    8、於具保人辦妥保證(即書面保證或繳納保證金),或受責付人辦妥責付手續後,應即將被告釋放。

    9、法警辦理具保責付手續及查保對保等不收任何費用。

    10、辦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具保責付手續,準用上述各該規定。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追究被告犯罪的途徑

    犯罪的被害人可以向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提出告訴,也可以委任律師向法院提起自訴。被害人或其他有告訴權以外之第三人,或公務員因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也可以向偵查機關申告犯罪事實。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240條、第241條、第319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刑事案件聲請再審有無期間的限制?

    原則上,刑事案件聲請再審並無期間的限制,判決確定後發現有再審的原因者,得隨時聲請再審,且依刑事訴訟法第423條之規定,即便刑罰已執行完畢或不受執行時,亦得為之。但如有下列兩種情形,聲請再審的期間應有限制:

    1. 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除刑事訴訟法第420條規定外,其經第二審確定之有罪判決,如就足生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據漏未審酌者,應於送達判決後20日為之。(刑事訴訟法第424條)
    2. 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聲請再審,於判決確定後,經過刑法第80條第1項期間二分之一者,不得為之。(刑事訴訟法第425條)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21條、第423條、第424條、第425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刑事案件之告訴人或被害人不服法院之判決,應如何提起上訴?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地方法院或高等法院所為之判決不服時,得具備對原判決不服之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要注意可以上訴的期間只有20天,而且這20天的上訴期間,是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的日期起算,而不是從被害人或告訴人收到判決以後起算),不得直接向原判決法院提起上訴。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44條、第349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對判決不服時,如何尋求救濟?

    1. 當事人(檢察官、被告或自訴人)不服法院的判決時,可以在上訴期間20日內向原判決法院提出上訴書狀,並記載上訴之具體理由。也可以在20天的上訴期間內,先行提出上訴狀,在20天上訴期間屆滿後的20天內,補提上訴理由狀。上訴書狀,應按他造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影印本。
    2. 告訴人或被害人不服地方法院或高等法院的判決時,可以具備對原判決不服的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要注意可以上訴的期間只有20天,而且這20天的上訴期間,是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的日期起算,而不是從被害人或告訴人收到判決以後起算),不可以直接向原判決法院提起上訴。
    3. 上訴期間共20日,從送達判決日開始起算。但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出上訴,仍然有效。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44條、第349條、第350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告訴人如不服檢察官之不起訴處分或緩起訴處分之救濟方式

    依刑事訴訟法第256條第1項規定,告訴人接受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書後,得於10日內以書狀敘述不服之理由,經原檢察官向直接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聲請再議。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56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聲請調查證據

    1. 案件的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及輔佐人,均可聲請法院調查相關之證據,但為使刑事訴訟程序能夠明暢進行,原則上應以書狀分別具體記載下列事項,並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一併送交於法院:
      (1)聲請調查之證據及其與待證事實之關係。
      (2)聲請調查之證據文書或其他文書之目錄。
      (3)聲請傳喚之證人、鑑定人、通譯之姓名、性別、住居所及預期詰問所需之時間。
    2. 若僅聲請調查證據文書或其他文書之一部分者,應將該部分明確標示。
    3. 例外在有正當理由不能提出書狀或其情況急迫者,始得以言詞為之,此時聲請人應就上述所列事項分別陳明,並經書記官記明筆錄。待法院依聲請傳喚證人等到庭後,聲請人即得就相關事實加以詢問,以利案情之釐清。
    4. 另外,告訴人亦得就證據調查事項向檢察官陳述意見,並請求檢察官向法院聲請調查證據。但是檢察官受告訴人請求後,非當然受其拘束,檢察官仍應本於職權,斟酌具體個案的相關情事,始得向法院提出聲請。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161條之1、第163條、第163條之1)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被告如何請求交付卷宗及證物影本

    1. 被告在審判中可以預納費用請求交付卷宗及證物影本。但卷宗及證物的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的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的隱私或業務秘密,法院可以加以限制。
    2. 審判中被告經法院許可,可以在確保卷宗及證物安全的前提下親自檢閱卷證。但有上述法院可以加以限制的情形,或者欠缺有效行使防禦權的必要時,例如被告無正當理由沒有先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的「影本」,就直接請求檢閱卷證,或依據被告所取得的影本已經可以完整獲知卷證資訊,而沒有直接檢閱卷證的實益等情形,法院可以加以限制。
    3. 持有卷宗及證物內容的人,不可以就該內容做非正當目的使用。如果因而違反相關的法令或損害他人的權益,應負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3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是否應該認罪?認罪與否對未來程序進行有無影響?

    1. 如果您是被告,那麼是否認罪應該是到法院應訊時第一個會遇到的問題。因為認罪與否,將使未來的程序進行有截然不同的差異。如您對檢察官起訴的案件表示認罪,也就是您認為檢察官起訴的犯罪事實確實,除非是重罪案件,否則大部分的案件都會以比較簡單的方式處理,例如:簡式審判、簡易判決處刑或協商程序,若無其他須處理事項(如:須另調取資料之量刑事項調查、等待您與告訴人和解或等待您繳交公益金),通常可在一、二次庭期就結束,程序甚為便捷。不過,除非法院認為您的認罪不實或法律另有應判決無罪的理由,否則恐因您的認罪,而受法院有罪判決,這是必要提醒您的。所以如您對檢察官起訴的案件認為受到冤枉,希望法院判無罪,那麼您應該表示不認罪。此時,若係「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項第1款、第2款所列之罪」的案件,將由1位法官以通常程序獨任審判,若係「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項第1款、第2款所列之罪」以外的案件,將由3位法官以通常程序審理您的案件,未來可能會傳喚證人、鑑定人進行交互詰問,程序較為冗長,通常會有準備程序及審判程序至少兩個以上的庭期。但最後如何判決,是由承審的1位或3位合議庭法官根據審判所調查之證據,綜合判斷後而決定。須強調的是,並非不認罪就能夠獲得無罪判決,相反的,被告不認罪的案件,經傳喚證人等調查程序後,法院認被告有罪時,通常會將不認罪的態度及所耗費的司法資源納入量刑的考慮。
    2. 是否應該認罪?就法院的立場,認罪與否,完全取決於事實。如果確實有檢察官起訴所指的犯行,應勇於認罪,表示悔意,請求法院從寬量刑;如確遭到冤枉,應表示不認罪,向法官陳述遭到誤解起訴之緣由。但如從被告個人觀點而言,是否認罪,除事實考量外,也另有利益考量。因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是採改良式的當事人進行主義,檢察官對案件依法須負完全的舉證責任。當檢察官所掌握的證據越充足,證明力越強時,被告將來被判有罪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此時,如被告仍反於事實而否認犯罪,未來不僅可能被判有罪,且檢察官也可能因被告不認罪的態度及耗費的司法資源求處較重的刑罰,法院也可能因此判處較重的刑罰,對被告而言,自屬相當不利。所以在決定是否認罪前,可參考檢察官起訴書中所載的證據,這代表檢察官對您的案件所掌握證據的程度,另外,在準備程序當中,法官通常也會請檢察官以言詞說明對案件的舉證,也可一併參考。然後,您應該本於自由意志,在審慎評估後做出認罪與否的決定。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273條之2第284條之1、第376條第449條至第455條之1第455條之2至第455條之11)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刑案被害人撤回告訴之效果

    刑事案件得區分為告訴乃論及非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乃論之罪,因只單純侵害被害人個人法益,故尊重被害人對加害人的控訴意願,如被害人逾期未為告訴,或告訴後撤回告訴,法院即不得為有罪與否之實體審判,受訴法院應為不受理之判決;反之,非告訴乃論之罪,因涉及侵害國家或社會法益之公益層面,如犯刑法第271條之殺人罪,縱被害人未提起告訴,檢察官仍應偵查起訴,法院亦應為被告有罪之判決。因此,非告訴乃論之罪的案件,被害人雖撤回告訴,亦不影響刑事訴訟程序的進行。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38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提審聲請人或受裁定人提起抗告之期間應如何計算?

    聲請提審雖涉及民事、刑事、少年、家事及行政等不同性質之原因事實,但對駁回提審之裁定者,抗告期間一律為10 日。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10 條第1 項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在他人為被逮捕、拘禁人聲請提審之情況,提審聲請狀為何需記載「其他足資辨別被逮捕、拘禁人之特徵」?

    在他人為被逮捕、拘禁人聲請提審時,若無從得知被逮捕、拘禁人之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等身分證明文件編號時,為避免被逮捕、拘禁人有同姓名及同性別致造成提審之困擾,應於聲請狀記載其他足資辨別被逮捕、拘禁人個人特徵之資料,俾利辨別。

    (相關法條:提審法第3 條第1項第1款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被害人如何請求賠償

    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對於被告及依民法應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例如傷害案件,被害人可請求賠償醫藥費、工作損失、喪失勞動能力損失、精神慰撫金等。

     1、途徑:

    可以直接向民事庭提起「民事訴訟」。也可以於刑事訴訟程序中,向刑事庭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2、上述二種方式之區別:

    (1)是否須繳納裁判費用:於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不用繳納裁判費;直接提起民事訴訟,須繳納裁判費。

    (2)程序的進行:附帶民事訴訟依法應與刑事訴訟同時裁判,故如被告經通緝未到庭,致刑事訴訟無法終結,附帶民事訴訟部分亦因此而受延滯;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則經合法通知被告未到庭,原告得聲請一造辯論判決。

    3、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之時點:

    (1)得提起的時間:

    • 刑事訴訟起訴後(包含檢察官起訴或自訴人提起自訴)至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之期間。
    • 提起上訴後至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2)不得提起的時間:

    • 刑事訴訟起訴前不可提起,如檢察官偵查階段。
    • 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後至提起上訴前,不可提起。
    • 未提起上訴即不可提起。
    • 有提起上訴,但二審業經言詞辯論終結後,不可再提起。

    4、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之方式:

    得以言詞(審理程序中)或書面提起。如以書狀提起,應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

    5、如果不會寫起訴狀,本院所屬法院的服務中心有提供例稿,也有專人協助處理撰寫書狀程序上的問題。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488條、第492條、第493條、第495條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是不是所有刑事案件都要行「交互詰問」?

    如果是行「簡式審判程序」、「簡易程序」或「協商程序」的案件,因為被告已坦承犯罪,對於犯罪事實並不爭執,真相比較明朗、單純,為了簡化審理程序,可以不必進行交互詰問。至於其他行「通常審判程序」的案件,如被告對於犯罪事實有所爭執,為了查明事實真相,而有傳喚證人或鑑定人到庭作證或陳述鑑定意見之必要時,即必須實施交互詰問。但是被告如無辯護人,其又不欲行交互詰問時,也可以不實施交互詰問。

    [ 刑事廳110-01-07更新 ]
  • 對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對具行政處分性質之都市計畫提起行政救濟,且已作成訴願決定者,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後續應如何處理?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第14條之5第2項規定,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發布之都市計畫,具行政處分之性質者,參照司法院釋字第156號第742號解釋之意旨,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當事人仍應得適用原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有關違法行政處分之規定尋求救濟。故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對具行政處分性質之都市計畫提起訴願,並已作成訴願決定者,倘仍於起訴期間內,仍舊適用行政訴訟法有關違法行政處分之規定尋求救濟,並不適用修正行政訴訟法規定。

    [ 行政訴訟及懲戒廳110-01-05更新 ]
  • 都市計畫審查訴訟之審級架構為何?第一審管轄法院為何層級法院?採取專屬管轄制度設計之目的為何?

    (一)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乃沿襲德國行政法院法第47條法規審查程序之制度,第一審管轄法院均為高等行政法院,如不服高等行政法院之裁判,得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上訴救濟,為採二審級制。

    (二)依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19規定,都市計畫審查訴訟,由「都市計畫區所在地」之高等行政法院專屬管轄,係基於便利民眾參與訴訟,並使法院易於就近調查相關事證等因素之考量,乃參酌行政訴訟法第15條第1項之規定而設。又都市計畫區所在地如有跨連數個高等行政法院管轄區域之情況時,則應依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1條管轄競合之規定處理,併此敘明。

    [ 行政訴訟及懲戒廳110-01-05更新 ]
  • 死亡宣告

    自然人失蹤達一定期間,得依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以法院判決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這是一種為使失蹤人失蹤前相關私法法律關係得以終結,例如遺產得以開始繼承、失蹤人之配偶得以再婚的擬制死亡制度。

    [ 少年及家事廳109-12-28更新 ]
  • 司法概算獨立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6項規定,司法院所提出之年度司法概算,行政院不得刪減,但得加註意見,編入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另預算法第93條規定,司法院得獨立編列司法概算。行政院就司法院所提之年度司法概算,得加註意見,編入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併送立法院審議。司法院院長認為必要時,得請求列席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會議。

    [ 會計處109-12-09更新 ]
  • 司法院主管之單位預算計有下列38機關:

    1. 司法院
    2. 最高法院
    3. 最高行政法院
    4.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5.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6.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7. 懲戒法院
    8. 法官學院
    9. 智慧財產法院
    10. 臺灣高等法院
    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12.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13.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14.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15.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6.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17.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18.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9.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20.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22.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23.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24.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25.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26.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27.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28.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29.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30.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3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32.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33.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34.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
    35.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36. 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
    37.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38. 福建連江地方法院
    [ 會計處109-12-09更新 ]
  • 普通公務之會計事務係指處理公務機關一般之會計事務。

    [ 會計處109-12-09更新 ]
  • 普通公務之會計事務分為下列三種:

    1.公務歲計之會計事務

    2.公務出納之會計事務

    3.公務財物之會計事務

    [ 會計處109-12-09更新 ]
  • 存入國庫存款戶之保管款以下列方式發還當事人:

    1. 保管款於發還當事人時,係由各機關在國庫保管款專戶之留存數額內支付。
    2. 當事人請求發還保管款時,得提供本人名義之匯款帳戶,並檢附存摺封面影本,由機關開立「付款憑單」,送財政部國庫署將款項撥入當事人陳報之匯款帳戶。
    3. 未陳報提供匯款帳戶者,如發還當事人之金額較鉅,非留存之週轉金所能支應,則可單獨簽具以當事人為受款人之憑單,由國庫署直接簽開支票付予當事人。
    4. 發還之當事人係多人,或須由法院直接發還,似此情形特殊者,得由機關領回轉發給受款人。
    [ 會計處109-12-09更新 ]
  • 司法院有那些出版品?哪裡可以購買?

    一、有關本院出版品資訊,請至「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點選\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機關搜尋\司法院,即可查詢本院及所屬機關之各項出版品資訊。

    二、本院出版品展售處如下:
          (一)國家書店
                1.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1樓
                2.電話:(02)2518-0207
                3.營業時間:星期一~五10:00~19:00(星期六日、例假日休息)
                4.網路購買:國家網路書店
          (二)五南文化廣場

    店別

    地址

    電話

    傳真

    網路書店

    https://www.wunanbooks.com.tw

       

    北大店

    237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台北大學內-商學大樓1F)

     

    02-23683380

    02-23683381

    海洋書坊

    202 基隆市北寧路2號 (海洋大學內)

    02-24636590

    02-24636591

    台中總店

    400台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台中火車站對面)

    04-22260330

    04-22258234

    嶺東書坊

    408 台中市南屯區嶺東路1號(嶺東科技大學內)

    04-23853672

    04-23853719

    高雄店

    800 高雄市中山一路262號 (近高雄火車站)

    07-2351960

    07-2351963

    屏東店

    900 屏東市中山路46-2號 (憲兵隊斜對面)

    08-7324020

    08-7327357

    政府出版品

    總經銷

     

    406 台中市軍福七路600號

    04-24378010

    04-24377010

     
    [ 秘書處109-11-10更新 ]
  • 遭到家庭暴力的處理

    1. 打110報警。
    2. 打113保護專線(目前已提供英語、印尼語、越南語、泰語、柬埔寨語及日語等6種外語通譯服務)。
    3. 向直轄市、縣(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求助。
    4. 就近請檢察官、派出所、警察局(分局)、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局向法院聲請核發緊急保護令。
    [ 少年及家事廳109-08-27更新 ]
  • 上訴期間之計算

    1. 依刑事訴訟法第349條規定,上訴期間自收受判決之翌日起算20日。如其住居所不在法院所在地者,還需加上在途期間,在途期間之日數,依司法院訂頒「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定之。
    2. 例如:某甲住所設於南投縣信義鄉某村落,其於109年5月3日收受臺灣南投地方法院的判決書,依照上開在途期間標準,其在途期間為3日,所以該判決上訴時,其上訴期間之最後日為109年5月26日,若某甲至109年5月27日始向法院提起上訴,則其已逾上訴期間,所提出之上訴,將遭法院駁回。
    3. 特別注意事項:無論是被告本人親收或是由其同住的家人或大樓管理員代收,上訴期間還是按照上揭計算方式為之。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65、349條民法第120、122條

    [ 刑事廳109-08-04更新 ]
  • 刑事案件上訴期間的最後一天如果遇到假日時應如何計算?

    刑事訴訟法第349條規定,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同法第65條規定,其期間之計算方式依民法之規定,因此當期間之末日為星期日、紀念日或其他休息日時,以其休息日之次日代之。舉例而言,當事人於109年3月9日收到判決書,上訴期間為20日,從翌日起算則末日為3月29日,但因末日為星期日,故期間末日為休息日之次日,即3月30日星期一為上訴期間之末日。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65條、第349條民法第120條、第122條)

    [ 刑事廳109-08-04更新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