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庭新制何時開始施行?
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有關大法庭制度之修正條文於民國107年12月7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08年1月4日總統公布,自108年7月4日施行。以往終審法院用以統一法律見解的判例選編、決議制度,功成身退,由大法庭取代。
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有關大法庭制度之修正條文於民國107年12月7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08年1月4日總統公布,自108年7月4日施行。以往終審法院用以統一法律見解的判例選編、決議制度,功成身退,由大法庭取代。
提起行政訴訟,依照不同的訴訟類型,被告也會有所不同。
撤銷訴訟或課予義務訴訟:如果起訴前已提起訴願,則被告為:
(1)駁回訴願時的原處分機關。
(2)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時:為撤銷或變更的機關。
確認訴訟的被告為:
(1)確認行政處分無效:無效行政處分之原處分機關。
(2)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如果由所確認法律關係的一方提起時,以他方為被告。
一般給付訴訟:
以原告主張有義務的人為被告。
我國目前的司法制度,稱為「司法二元制」,區分案件屬於公法爭議或私法爭議,分別由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審理。所以,原則上只要是公法爭議事件,就是由行政法院來審理,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某種公法爭議應由普通法院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