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常見問答 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LOGO

:::

常見問答

代碼說明
  • 不得上訴三審之案件,臺灣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各庭見解歧異如何解決?

    此次修正之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僅在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設立大法庭,以統一法律見解。至於不得上訴三審之案件,臺灣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各高等行政法院之各庭見解歧異之問題,目前司法院正在著手研議相關法案,以謀求解決之道。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大法庭是否為常設組織?成員有幾人?

    大法庭係立法明定的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法定組織,為裁判機關,專以裁判法律爭議為任務。其管轄任務及成員(抽象)組織,基於法定法官原則,均以法律明文規定。

    為使大法庭成員數明確化,且考量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分設之庭數、最高行政法院之庭數,法院組織法第51條之6規定,最高法院民、刑事大法庭人數分別為11人,其中當然成員2人(審判長及提案庭指定庭員)、票選成員9人;行政法院組織法第15條之6規定,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人數為9人,其中當然成員2人(審判長及提案庭指定庭員)、票選成員7人。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大法庭新制施行後,是否會影響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法官聲請釋憲?

    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承審案件,認原審判決所適用之法令確有牴觸憲法之疑義時,因法官並無法令之違憲審查權,此時自得依司法院釋字第 371 號解釋之意旨,裁定停止訴訟,並提出客觀上形成確信法令為違憲之具體理由,聲請釋憲,以求解決。大法庭新制施行後,因大法庭是終審法院統一法律見解之制度,不會影響法官聲請釋憲。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受徵詢庭可否併案徵詢?

    受徵詢庭得就其審理中相同事實之同一法律爭議,於回復書載明併案徵詢之意旨(參考應行注意事項第10點之規定)。此乃因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所受理之上訴案件,依分案原則分予各法官承辦,故相同事實之不同案件有可能分案予不同庭審理,基於訴訟經濟,於徵詢庭開啟徵詢程序後,允許受徵詢庭就相同事實之同一法律爭議,無庸另行開啟徵詢程序,於回復書載明併案徵詢之意旨。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於積極歧異的情形,若受徵詢庭未於30日內回復,徵詢庭應如何處理?

    受徵詢庭未於30日內提出回復書者,視為有歧異之法律見解。徵詢庭於徵詢程序終結後,應再次評議,因徵詢庭所採法律見解,與該未回復之受徵詢庭視為有歧異之法律見解,應以裁定將此法律爭議提案予大法庭裁判(參考應行注意事項第11點第13點之規定)。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大法庭新制施行後,判例選編及變更制度、決議制度是否仍有存在必要?

    建置大法庭制度後,透過大法庭制度已可達到終審法院統一法律見解的目的,判例選編及變更制度、決議制度自無再維持之必要。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何種案件可以提案至大法庭?

    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各庭審理「案件」時,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歧異,應先以書面徵詢其他各庭之意見,經任一受徵詢庭主張維持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時,各庭應以裁定敘明理由,提案予大法庭裁判(法院組織法第51條之2行政法院組織法第15條之2參照);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各庭審理「案件」時,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重要性,得裁量是否提案至大法庭(法院組織法第51條之3行政法院組織法第15條之3參照)。因此,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所有受理之案件均有可能提案至大法庭,不論該案件適用的是普通救濟程序,例如上訴、抗告,或是特別救濟程序,例如非常上訴、再審,也不論該案件之裁判是程序裁判或實體裁判,更不論裁判型式是判決或裁定。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何謂「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歧異」?

    法院組織法第51條之2第1項行政法院組織法第15條之2第1項所稱「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歧異」,係指在相同事實之前提下,該法律爭議在合議庭受理之案件與先前裁判,均對裁判形成具有必要性,且合議庭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及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分別適用於該法律爭議後,將對該法律爭議得出不同之結論。至僅就法律見解之說理有所歧異,適用後,對該法律爭議之結論並無不同者,無提案義務【最高法院辦理大法庭案件應行注意事項最高行政法院辦理大法庭事件應行注意事項(以下合稱應行注意事項)第6點參照】。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於潛在歧異的情形,有任一受徵詢庭主張維持先前裁判見解時,徵詢庭於徵詢程序結束後,經再度評議改採先前裁判見解,是否還需要提案至大法庭?

    於潛在歧異之情形,有任一受徵詢庭主張維持先前裁判見解時,徵詢庭於徵詢程序終結後,再次評議,改採先前裁判之原見解者,縱使有其他受徵詢庭已在回復書表明不採先前裁判之見解,然因徵詢庭已評決不變更先前裁判見解,自無需提案至大法庭,徵詢庭應依先前裁判之原見解就本案逕為終局裁判。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誰可以向大法庭提案?

    法院組織法第51條之2行政法院組織法第15條之2的規定,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各庭審理案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歧異者,應以裁定敘明理由,提案予大法庭。依法院組織法第51條之3行政法院組織法第15條之3的規定,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各庭審理案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重要性,得以裁定敘明理由,提案予大法庭裁判。綜上,僅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各庭,於審理案件時,可以提案至大法庭。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 大法庭新制何時開始施行?

    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有關大法庭制度之修正條文於民國107年12月7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08年1月4日總統公布,自108年7月4日施行。以往終審法院用以統一法律見解的判例選編、決議制度,功成身退,由大法庭取代。

    [ 司法行政廳108-09-23更新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