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審判獨立,尊重個案法律見解形成空間—第75屆司法節學術研討會致詞
守護審判獨立,尊重個案法律見解形成空間
第75屆司法節學術研討會致詞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司法節學術研討會,我要藉此機會向過去一年辛勤工作的全體司法人致敬。而就在上週末,臺灣經歷了一場自由、公正且和平的選舉,無論選舉結果有人歡樂有人哀傷,我們可以看到,民主已經成為全體國人最堅實的價值共識。但近年來國際上隨著民粹勢力崛起,我們也看到有些東歐國家雖有選舉的外殼,卻逐漸喪失民主的靈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這些國家的法治正不斷遭到腐蝕,司法的獨立性更往往首當其衝,成為被打擊的對象。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台灣仍擁有媲美先進國家的司法制度,整體來說,雖然還有諸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但司法權的獨立運作也都獲得高度尊重。只不過,近來傳有監察委員因為不滿個別案件中的法律見解,有意約詢、調查個案承審法官,這在司法工作者之間激起了相當程度的疑慮,司法院也發表了不贊同的嚴正聲明。今天我們齊聚一堂慶祝司法節,我想藉此場合多講幾句,重申司法獨立的重要性。
司法獨立,它的意義,用最素樸語言來說,是要避免外來的不當干預及壓力,使法官不需要屈從特定人的意志,而能中立超然於各方之間,做出公正無私的裁決。且所謂不受干預,不僅指裁判前不受干預,裁判後也不受秋後算帳。雖然隨著民主憲政步上軌道,台灣民眾似乎已經將獨立的司法,視為陽光、空氣般理所當然存在的事物,但司法獨立不僅得來不易,甚至還有可能在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緩慢衰敗、死亡。而滑坡的起點,往往就在司法捲入敏感政治性案件時,因為此時社會高度對立衝突,不論最後判決結果如何,都一定引發敗訴一方特定群體的不滿,於是,責難承審法官的獵巫衝動便從中滋生。
但是,若僅因為法官闡述了內心的法律確信,不滿意判決內容的人就要對法官不利,追究法官的責任,未來他所支持的判決見解,也可能成為另一方陣營對法官鳴鼓攻之的理由,這個過程也將讓法官動輒得咎,終日蒙受被彈劾、懲戒的壓力。在寒蟬效應下,長期下來,司法恐將逐漸變得怯懦,法官被迫自我審查以避免事後的攻訐清算,使判決越趨保守安全,而忽略了對法律正義的追求。同時,也將更難期待法官能干犯眾怒,勇於做出保障少數的進步判決。
因此,以法律見解不當為由,對法官發動調查,乃至彈劾,將付出傷害法治的代價。而一旦司法不再能公正審判及保障少數,憲政民主無異於僅剩下空殼,民主台灣與威權政體的分野也已無聲地消融了。所以,我要再次深切地呼籲,任何憲政機關皆應尊重司法權形塑個案法律見解的權力領域,以共同維護一代又一代台灣人辛苦爭取而來的司法獨立。
我也必須特別強調,尊重個案法律見解的形成空間,不代表司法不受制衡,或不具備自省能力。事實上,裁判的法律見解若有再斟酌的餘地,審級救濟制度提供了當事人挑戰、推翻判決的理性論辯管道;未來的裁判憲法審查,也將特別把關個案裁判是否違憲,使人民權利受到無漏洞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社會輿論可以對任何法律見解進行批判,這不僅是人民的言論自由,也能對法官產生針砭、警惕的正向作用。
況且,若法官有違法失職情事,目前不僅有內部的職務監督機制,法官法修法之後,對法官的監督淘汰也已變得更直接、更有效,而監察權的外部監督在此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更何況在枉法裁判情形,法官也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在維護審判獨立的同時,司法並沒有逸脫在權力分立的控制之外。
當然,要打造一個公正的司法,不僅要維持司法獨立,還需要更多制度條件的配合。因此,司法改革的腳步絕不會停歇,放眼未來,第一重要的是在前屆國會只差臨門一腳的國民法官制度,透過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過程,我期待能讓社會多元觀點與專業法律意見充分交流,使司法決定更加親近人民的合理認知。再來,就是打造金字塔型訴訟制度,未來第一審將會佈建充足的訴訟資源,藉此及早確定爭訟事實,避免審級之間的重複調查;終審法院則聚焦解決重大法律爭議及統一見解,減少案件在審級間往返,同時也將逐步調整人力配置。規模宏大的金字塔型訴訟改革,將可以徹底改善司法體質,從而更有效率、更有品質地解決社會紛爭。
我有信心,藉由對司法的病灶對症下藥,讓司法有效回應全民的需求,脫胎換骨的司法必定能夠大大提升人民的信任。只是要讓司法權良善運作,審判獨立仍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保障個案法律見解的形成空間,則是不可退讓的憲政底線。
在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海妖利用魅惑的歌聲,來誘使航海者葬身於船難。當案件高度敏感,政治激情高漲之時,人們往往忍不住去批鬥、甚至設法彈劾法律見解不合己意的法官。但這種政治衝動,就像是海妖迷人而致命的歌聲,背後潛藏著讓民主法治觸礁的暗流。在史詩中,希臘英雄成功抵禦了誘惑,而我期許,全體國人也能抱持著同樣的智慧與節制,不要屈服於如海妖歌聲般致命的政治獵巫衝動,不要偏離權力分立的航線,在政治風浪中撐住審判獨立的桅杆,我與全體司法同仁也會加倍努力,讓台灣持續穩健航行於民主法治的正確航道之上,謝謝大家。
- 發布日期 : 109-01-14
- 更新日期 : 109-01-17
- 發布單位 : 院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