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院審慎發展生成式AI應用,以撰寫刑事裁判草稿初試啼聲;期望減輕法官工作負荷,審判核心仍由法官自行決定
為減輕法官工作負擔,提升審判效能,在民國(下同)109至110年開發完成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等兩類犯罪的量刑智慧分析系統基礎下,司法院於去(111)年4月開始發展生成式AI(以下簡稱AIGC)應用,希望以AI來撰寫上開兩類犯罪的裁判草稿,以供法官製作裁判時參考;至於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及決定量刑等核心事項,仍完全由法官自行決定。
司法院目前已完成開發前述不能安全駕駛等兩罪AI生成系統(下稱本系統),預計下週複驗通過後,由司法院刑事廳與資訊處共同討論奉核後,擇定幾家法院進行試辦並評估後再全面上線。另外,司法院以AI撰寫毒品罪裁判草稿開發案也於去年底發包,目前正進行系統開發中,預計今(112)年12月試辦上線。明(113)年起,司法院也已規劃發展「民事交通損害賠償」、「消債更生、清算」等事件裁定草稿自動生成開發案,逐步來落實下階段五年司法數位政策。
司法院發展本系統是採TMT5語言模型架構,在裁判書生成任務上進行監督式訓練的微調;以主機完全落地架構來建置,相關資料以落地方式來訓練、生成,確保個人隱私與公務機密,以提升整體資訊安全。在AI模型訓練階段,以起訴書及配對裁判書資料為主;在AI生成草稿時,主要以對應起訴書為生成素材,即時分析犯罪事實、證據等段落資料,以提高每篇裁判草稿準確度、可讀性及可解釋性。
AI技術一日千里,與時俱進外,也應避免受其害,司法院將參考「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納為各AI系統開發時的檢核要項,並將適時訂頒專屬司法體系發展AI指引,以穩健發展人工智慧各項應用。
檔案下載
- 發布日期 : 112-08-27
- 發布單位 : 資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