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109年律師對司法改革成效認知調查主要結果」新聞稿
逾8成律師認同司改成效
— 109年律師對司法改革成效認知調查主要結果
司法院為瞭解律師對司法改革新政之認知及評價,今(109)年委託世新大學辦理「109年律師對司法改革成效認知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本院推行之各項「服務措施」、「人事項目」、「審判過程與結果」、「制度改革」及「司法改革政策及新制」等主題。依據調查結果,律師對法官信任比率達83.3%,同意各項司法改革政策及新制有助於提升司法品質者為81.6%,其他指標亦顯示律師對司法措施及各項制度均表肯定,顯見近年本院積極推動各項司法改革與精進措施確有成效。
一、各項指標正面評價均遠高於負面評價
「服務措施」8項指標中,律師滿意度多逾8成,以「便捷繳費服務」95.3%、「單一窗口聯合服務」94.1%及「律師電子筆錄調閱服務」92.2%三項較高,「手機APP應用程式」79.9%較低;「人事項目」5項指標中,以「法院行政人員業務熟悉度」滿意比率86.0%居冠,「法官評鑑制度」61.6%較低;「審判過程與結果」7項指標中,以「審判獨立」滿意比率87.4%最高、「問案態度」77.7%次之,與效率有關之「案件結案速度」56.8%、「開庭等候時間」52.2%較低;「制度改革」13項指標中,有接觸者之滿意比率以「少年事件專業處理及協商式審理」90.8%最高,「刑事再審制度」67.8%較低。
併計前述4大主題、33項指標,正面評價多遠高於負面評價,其中滿意度達8成以上者計19項,未及6成者僅2項,顯示律師對本院推行之各項制度及精進措施均相當肯定,對於審判效率則有更高的期待。
二、逾8成律師同意司改政策及新制有助提升司法品質
81.6%受訪律師同意司改政策及新制有助提升司法品質,且對於各項司改政策及新制多有所瞭解,除本年新增的「行政訴訟都市計畫審查新制」不及5成外,其餘均逾7成,且均較上年提高;瞭解並表示各項新制對提升司法品質有幫助者,以「擴大民事訴訟強制律師代理」93.0%居冠,其次為「大法庭制度」91.7%、「修正少年事件處理法」90.6%,顯示律師相當認同司法改革政策及新制之成效。
另「推動國民法官制度」認為有幫助比率雖為55.7%相對較低,惟正面評價仍較負面評價高出11.4個百分點;而據本院委託年代民調中心進行之「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民意調查」顯示,超過7成以上(73.1%)民眾認為由人民參與刑事審判,與法官討論後一起決定判決結果,可以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賴;且在「國民法官法」公布後,本院已透過多元管道積極宣導、致力於完善制度運作所需之各項基礎工程,期盼審、檢、辯携手並進,共同邁向司法審判新紀元。
「109年律師對司法改革成效認知調查」之調查對象為台灣地區執業律師,調查時間為109年8月17日至10月14日,共寄出9,530份問卷,有效回收樣本為2,506份,並以其中近兩年有執業之律師2,286位之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另依專家學者建議,本年調查表量度首次改用4分位(非常滿意/很有幫助、還算滿意/還算有幫助、不太滿意/不太有幫助、非常不滿意/完全沒幫助),刪除「普通」選項,故調查結果無法與往年比較。
附件:109年律師對司法改革成效認知調查各項統計結果彙整表
檔案下載
- 發布日期 : 109-12-11
- 發布單位 : 統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