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字第786號解釋摘要
司法院釋字第786號解釋摘要
說明:本摘要係由大法官書記處依解釋文及理由書摘錄而成,僅供讀者參考,並不構成大法官解釋的一部分。
──────────────────────────────────
聲請案號:
會台字第10754號(聲請人一: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七庭法官)
會台字第12474號(聲請人二: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三庭法官)
107年度憲三字第37號(聲請人三: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七庭法官)
解釋公布日期:108年12月13日
事實背景
1. 聲請人一審理該院99年度訴字第1230號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事件,略以:該事件原告擔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通傳會)委員,於95年6月間推薦其姊夫至通傳會擔任駕駛,嗣經行政院移請監察院處理,並經監察院調查後認定違反行為時89年7月12日制定公布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下稱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7條規定,使關係人獲取該法第4條規定之非財產上利益,乃依該法第14條前段規定:「違反第7條……規定者,處新臺幣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下稱系爭規定一)處以罰鍰新臺幣(下同)100萬元。原告不服,提起訴願被駁回,提起行政訴訟。聲請人一認其審判應適用之系爭規定一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於101年1月向本院聲請解釋。
2. 聲請人二審理該院103年度訴字第1096號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事件,略以:該事件原告擔任鄉公所建設課課長,為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2條之主管人員,屬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2條所定之公職人員,其配偶自88年起擔任該鄉公所建設課臨時人員,為該法第3條第1款所定關係人。原告於98年至102年自行評核其配偶之考績,使其配偶獲考列甲等,而獲取年終獎金及續僱之利益,違反該法規定,法務部就其3次違規行為依該法第16條規定:「違反第10條第1項規定者,處新臺幣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下稱系爭規定二)、行政罰法第8條但書、第18條第3項及第25條規定,各酌減至法定罰鍰金額最低額三分之一,併處原告罰鍰100萬元。原告不服,提起訴願被駁回,提起行政訴訟。聲請人二認其審判應適用之系爭規定二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於104年3月向本院聲請解釋。
3. 聲請人三審理該院107年度訴字第31號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事件,略以:該事件原告前任職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文物管理及行政組組長期間,辦理「樹谷文物清點工作招募工讀生」案,預計招募4名大學工讀生,時薪115元。原告要求承辦人員錄取其岳父擔任工讀生,經法務部認有違反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7條規定,依系爭規定一處原告罰鍰100萬元。原告不服,提起訴願被駁回,提起行政訴訟。聲請人三認其審判應適用之系爭規定一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於107年11月向本院聲請解釋。
4. 上開三件聲請案所聲請解釋之系爭規定一與系爭規定二,均涉及違反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規定而處最低100萬元罰鍰之問題,所主張之憲法疑義均相同,爰併案審理。
解釋文
中華民國89年7月12日制定公布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14條前段規定:「違反第7條……規定者,處新臺幣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同法第16條規定:「違反第10條第1項規定者,處新臺幣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惟立法者未衡酌違規情節輕微之情形,一律處以100萬元以上之罰鍰,可能造成個案處罰顯然過苛而有情輕法重之情形,不符責罰相當原則,於此範圍內,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不予適用。又本解釋聲請案之原因案件,及適用上開規定處罰,於本解釋公布之日尚在行政救濟程序中之其他案件,法院及相關機關應依本解釋意旨及107年6月13日修正公布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定辦理。
解釋理由書
1. 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之財產權,國家對人民財產權之限制應符合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對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處以罰鍰,涉及對人民財產權之限制,其處罰應視違規情節之輕重程度為之,俾符合憲法責罰相當原則。立法者針對應予非難之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給予處罰,而預留視違規情節輕重而予處罰之範圍,固屬立法形成自由,原則上應予尊重。惟所設定之裁量範圍仍應適當,以避免造成個案處罰顯然過苛而有情輕法重之情形。系爭規定一及二係對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處以罰鍰,核屬對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所為之限制,其限制應符合比例原則與責罰相當原則。〔第5段〕
2. 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之立法目的在於促進廉能政治、端正政治風氣,有效遏阻貪污腐化暨不當利益輸送(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1條規定參照),以維護人民對公職人員廉潔操守及政府決策過程之信賴。系爭規定一及二對違反〔同法第6條、第7條及第10條第1項〕規定者處以罰鍰,以防範公職人員憑恃其在政府機關任職所擁有之權力或機會,取得較一般人更為優越或不公平之機會或條件,將利益不當輸送給自身或關係人,其立法目的洵屬正當,手段有助於上開立法目的之達成,且系爭規定一及二授權主管機關在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之範圍內,決定課處之罰鍰金額,尚可認為係為達上開重要立法目的之必要手段。然系爭規定一及二固已預留視違規情節而予處罰之裁量範圍,惟立法者未衡酌違規情節輕微之情形,一律處以100萬元以上之罰鍰,縱有行政罰法減輕處罰規定之適用,仍可能造成個案處罰顯然過苛而有情輕法重之情形(例如:對於進行短期、一次性之低額勞務採購或所涉利益較小者課處最低100萬元罰鍰),不符責罰相當原則,於此範圍內,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不予適用。〔第6段〕
3. 107年6月13日修正公布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下稱107年利益衝突迴避法)將系爭規定一所規範事項修正為第17條,調整罰鍰金額為「新臺幣30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並將系爭規定二所規範事項修正為第16條第1項,降低罰鍰金額為「新臺幣1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其修正理由均為「高額行政罰鍰固能嚇阻公職人員不當利益輸送,但觀之法務部近年審議並裁罰案例,並為符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爰下修罰鍰基準」(立法院公報第107卷第56期院會紀錄第512頁及第513頁參照)其修法理由與本解釋意旨相符。基此,本解釋聲請案之原因案件,及適用上開規定處罰,於本解釋公布之日尚在行政救濟程序中之其他案件,法院及相關機關應依本解釋意旨及107年利益衝突迴避法規定辦理。〔第7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大法官志雄迴避而未參與本號解釋之審理及決議
黃大法官虹霞、蔡大法官明誠、林大法官俊益、黃大法官瑞明分別提出協同意見書
蔡大法官宗珍提出不同意見書(呂大法官太郎加入貳、二部分)
檔案下載
- 釋字第786號解釋摘要PDF194 KB
- 釋字第786號解釋摘要ODT14 KB
- 司法院釋字第786號解釋文及解釋理由書(段號版)PDF195 KB
- 司法院釋字第786號解釋文及解釋理由書(段號版)ODT14 KB
- 發布日期 : 108-12-13
- 發布單位 : 憲法法庭書記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