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屆司法節學術研討會 許宗力:穩健應用智慧司法 持續提升審判效能
為慶祝第79屆司法節,增進實務與學術交流,司法院、法務部與全國律師聯合會今(11)日共同舉辦「第79屆司法節學術研討會」。司法院長許宗力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對於全國辛勞的法官及司法同仁表達最深的敬佩及感謝,未來將在維護自由民主憲政價值的前提下,持續優化並審慎穩健發展人工智慧的各項應用,協助法官減少不必要的勞力時間成本,提升司法品質與效能。
本次研討會主題是「生成式AI在法律實務之應用及對人權、弱勢、性別之挑戰」,討論包括「生成式AI在法律實務之應用及對人權、弱勢、性別之挑戰」、「生成式AI對刑事實務之挑戰」、「演算法社會的憲政主義思考:AI時代的人權保障挑戰」等人工智慧發展新興的司法議題,邀請審、檢、辯、學各界專家,進行不同角度的論述及對談,藉由理論與實務的交流,使司法更切合科技潮流及民眾的需要,共同迎接時代的新挑戰。
許宗力表示,無論未來AI科技如何發展,只要審判是國家公權力的行使,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的精神就不能被挑戰、被破壞。在此前提下,生成式AI在審判實務的應用及挑戰,應特別留意六點原則:一、AI再如何發展,都應為人類福祉服務,受人類所控制,所以AI應用在審判實務,司法的可課責性(Accountability )對象依然是人類,不是AI。二、AI在審判實務應用的程度越強,對人民訴訟權與其他基本權的影響也就可能越大,就越應考慮是否有法律保留的適用,單單司法權內部的指引可能還無法正當化其適用。三、AI對審判結果的產出影響越大,其演算法的黑盒子可能就必須打開,當事人才能檢驗審判結果的正確性與合法性。且應用生成式AI,越應讓人們檢視,其餵食訓練的資訊,是否都是符合我們憲法自由民主憲政價值的資訊。四、審判影響人民權利,生成式AI越進化,可能需研議是否存在有那些事務是屬於「人類法官保留」領域,也就是純粹人類腦力決定,不應應用AI。五,相對應的,是否應該承認人民擁有某種「不受AI審判的基本權」,或者說「受人類審判的基本權」。六、越是應用AI在國家公權力之行使(當然包括司法權之行使在內),就越有義務注意資安問題,確保個人隱私與公務機密。
許宗力說明,司法院不會單純看在AI科技可以提升司法效能,減輕法官工作負擔就輕率使用,除了參考國外司法數位化發展經驗,也會持續聽取專家學者及審檢辯第一線實務工作者的意見,推動智慧司法,持續優化及擴充現有AI應用,並謹慎開發、引進日新月異的AI應用。
許宗力指出,自從105年底上任以來,司法院已多管齊下,提升審判效能,減輕法官的負擔。包括增補審判人力、推動減輕法官工作負擔的各項制度改革,並推動強化司法同仁身心健康等關懷措施。但相較於源源不斷如潮水般湧來的案件量,司法院所做的還是遠遠追不上案件增加的速度,每年300多萬件爆炸性成長的案件,使審判工作量倍增,目前全國2千多位法官,即使已增加人力,依然是處於高壓的環境中辦案,對於全體法官及司法同仁的辛勞,深表敬佩及感謝,也感謝所有在司法改革中奉獻心力的審檢辯學各界同仁,讓司法改革往前邁進。未來仍會持續推動減輕法官工作負擔,並期待 透過科技智慧,增進工作效能,提升司法品質。
- 發布日期 : 113-01-11
- 發布單位 : 司法行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