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關於司法院-沿革及史料-日治時期法律人員-日治時期法律人員 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LOGO

:::

日治時期法律人員


▍法律從業人員


黃炎生(任法院判官、俸給、勤務)

1931年(昭和6年),在臺灣首度出現擔任判官的臺灣人:黃炎生。

圖片3-1

代書人取締規則發布ニ關スル件

由於日本的代書人來臺執業者漸多,臺灣總督府認為有必要頒佈管理代書人的行政命令,正式地將日本司法代書人制度引進臺灣。

圖片3-2圖片3-3圖片3-4

司法代書人法ヲ臺灣ニ施行スルノ件(敕令第四一號)

自1923年(大正12年)4月1日起,將原僅施行於日本內地的司法代書人法施行於臺灣,以確保在臺司法代書人具備一定的法律及國文(日文)素養。

圖片3-5圖片3-6

訴訟代人免許狀書式

1898年(明治31年)以府令施行訴訟代人規則,這些訴訟代人即為後來辯護士的前身,可受當事人委託,在法院擔任民事訴訟代理人或刑事訴訟上的辯護人。本件為當時訴訟代人之執照。

圖片3-7

各地方法院每ニ辨護士會ヲ組織シ其會則ヲ締結セシムル件內訓

1900年(明治33年)頒佈臺灣辯護士規則,取代早期之訴訟代人規則,並於各地方法院設立辯護士會,由檢察官長監督辯護士業務之進行。

圖片3-8圖片3-9jpg

臺灣辯護士規則改正ノ件(律令第七號;昭和十年官法第二一號等三件一括)

於1935年(昭和10年),臺灣辯護士規則伴隨日本辯護士法之修正,而為修正,包括辯護士取得資格等,大體上與日本內地相一致。

圖片3-10圖片3-11圖片3-12圖片3-13

外國人辯護士認可規則ニ關スル件(府令第二十六號)

於1936年(昭和11年),臺灣總督府頒行規則,管理外國人律師來臺執行有關外國法的業務,開啟臺灣律師業國際化之先河。

圖片3-14圖片3-15

臺北辯護士會通常總會開催ノ件

於1939年(昭和14年),臺北辯護士會舉行正副會長及理監察員事等選舉,雖然會長由內地人長尾景德當選,不過理事方面有蕭祥安、李瑞漢,監察員有陳逸松、周延壽,法律扶助委員會有黃炎生、黃際沐等臺灣人當選。卸任的副會長吳鴻麒,卸任理事施炳訓、陳有輝,卸任監察員穎川增福(陳增福)、蔡式穀,卸任法律扶助委員蕭祥安,亦係臺灣人。

圖片3-16圖片3-17圖片3-18圖片3-19圖片3-20圖片3-21圖片3-22

臺中辯護士會定期總會開催ノ件

於1939年(昭和14年),臺中辯護士會舉行正副會長及理事監察員等選舉,雖然當選的會長是內地人,但副會長當選人係臺灣人張風謨,七位理事當選人中,臺灣人占三位,即童炳輝、楊基先、鄭松筠。

圖片3-23圖片3-24

新竹辯護士會申告書

於1939年(昭和14年),新竹辯護士會舉行正副會長及理事監察員等選舉,雖然當選的會長是內地人,但副會長是臺灣人朱盛祺,其同時為法律扶助委員,四位理事當選人當中,有兩位臺灣人,即黃運金、黃士譽,其同時為監察員。

圖片3-25圖片3-26

臺南辯護士會定期總會開催ノ件

於1940年(昭和15年),臺南辯護士會舉行正副會長及理事監察員等選舉,雖然當選的會長是內地人,但副會長之一是臺灣人歐清石,十位理事當選人中,臺灣人占兩位,即沈榮、陳牛港。

圖片3-27圖片3-28圖片3-29

高雄辯護士會創立總會開催ノ件

於1940年(昭和15年),高雄辯護士會舉行正副會長及理事監察員等選舉,雖然當選的會長是內地人,但副會長是臺灣人王清佐,五位理事當選人當中,有兩位臺灣人,即陳金能、孔德興。

圖片3-30圖片3-31圖片3-32圖片3-33圖片3-34

臺灣辯護士會聯合會設立認可ノ件(告示第二一二號)

1942年(昭和17年),由五個地方型的辯護士會合組全臺性的「臺灣辯護士會聯合會」;當時全臺灣的辯護士人數為125人,但該次會議的出席委員中,臺灣人與日本內地人各有7位。

圖片3-35圖片3-36圖片3-37圖片3-38圖片3-39圖片3-40圖片3-41

辯護士指定規則制定ノ件(府令第百十七號)

日治時期並無公設辯護人制度,依國防保安法第二十九條及治安維持法第二十九條之規定,為了保密並促進訴訟程序,只有事先經臺灣總督指定者,始可擔任該等案件之辯護人。

圖片3-42圖片3-43

辯護士指定取消ニ關スル件

在歐清石等違反治安維持法事件中,沈榮(森榮)、蔡先於、王清佐(恆川清佐)等三位臺灣辯護士因其懷有特定的政治思想,而被取消「指定辯護士」之資格。

圖片3-44圖片3-45圖片3-46圖片3-47圖片3-48圖片3-49圖片3-50圖片3-51圖片3-52圖片3-53圖片3-54

辯護士指定ニ關スル件

指定辯護士名單,雖不乏臺灣人辯護士,例如穎川增福,但因政治因素被取消指定資格的沈榮、蔡先於、王清佐已不在名單上。

圖片3-55圖片3-56圖片3-57圖片3-58圖片3-59

指定辯護士候補者選定方ノ件

總督府將懷有特定思想、或與外國有特殊關係者,排除於「指定辯護士」之外。

圖片3-60圖片3-61圖片3-62圖片3-63圖片3-64

公證規則施行期日指定及公證規則施行細則發布ノ件

日治時期從1898年(明治31年)起,係由辨務署長處理屬於公證人之事務,公證規則自1904年(明治37年)施行後,公證事務改由地方法院判官辦理,但判官得使法院書記官代行之,惟在少數廳仍由廳長辦理。

圖片3-65

公證人法ヲ臺灣ニ施行ノ件(敕令第二一O號)

自1927年(昭和2年),將日本的公證人法施行於臺灣後,公證事務可由不在法院內的專業公證人辦理。

圖片3-66圖片3-67圖片3-68圖片3-69圖片3-70

公証人手數料規則制定ノ件(府令第四十四號)

作為法律專業人員之公證人,在特殊情形下,例如在夜間或至病床旁執行職務時,服務費須加成。

圖片3-72圖片3-73圖片3-71圖片3-74圖片3-75圖片3-76圖片3-77圖片3-78圖片3-79圖片3-80圖片3-81圖片3-82圖片3-83圖片3-84

圖片3-85圖片3-86圖片3-87

公證人ノ定員中改正ノ件

臺北地方法院轄區內原有公證人兩名,因事繁再增一名,但總額不過三人,可見當時全臺公證人人數相當有限。

圖片3-88圖片3-89

公證人ノ職務ヲ地方法院支部ヲシテ行ハシムル件

在臺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管轄區域,例外地由法院職員,取代公證人從事公證業務。

圖片3-90圖片3-91圖片3-92圖片3-93

  • 發布日期 : 109-05-11
  • 更新日期 : 109-05-14
  • 發布單位 : 司法行政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