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徵文優選 初見對話之門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為傳達院內公共藝術的意涵進而演繹其理念,日前舉辦「以本院公共藝術為題說故事徵選比賽」,並選出得獎作品3件。其中林玟君法官助理的作品「初見對話之門」,以當事人初至法院的心情切入,闡述公共藝術作品「對話之門」所象徵的正義之心與智慧圓融。茲錄得獎全文與司法同仁分享。
初見對話之門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來到法院,為的是爭取自己的權利,也為了解那些猶如無字天書般的法律規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實在不明白,到底清除土地汙染的責任應該歸咎於誰?也不明白,政府裁罰的金額為何如此之高?我又要如何在50天之內提出清除計畫?這是什麼?為什麼環保局可以強制命令我這樣做?這不是我造成的,我完全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面對負擔不起的罰鍰,將被強制執行的命運,我又該何去何從?
提起行政訴訟,是一把鑰匙,我握住一把法律給我的鑰匙,拿著它,開啟了一扇門,因為鼓起勇氣,遵循期間限制,才能開門對話,請法官聽我說話。請告訴我,那迷茫未知的權利是什麼?請告訴我,裁罰的依據是什麼?請告訴我,裁罰的金額適切妥當嗎?請告訴我,這是我的過失嗎?法律是方正的,繼受違法之狀態責任無法推諉。法官是人性的,比例原則檢驗下,我可能可以爭取更適當的處罰。
提起行政訴訟,變成了兩把鑰匙,同時開啟對話之門。一把開啟我與法律的對話,另一把是開啟我與法官的對話,真理和正義,或許就隱藏在對話的細節中,需要我們協力抽絲剝繭地推敲,然而智慧就在方圓之間,這個過程有歷練有磨難也有修行與修心。至少,我握住了鑰匙,走進行政救濟的殿堂,開啟了這一場難忘的對話。
文/林玟君(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助理)
圖/鍾國彬(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技工)
- 發布日期 : 112-03-03
- 更新日期 : 112-03-03
- 發布單位 : 參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