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姊返校中─司法院偕同北大法律學院共同舉辦國民法官模擬法庭活動新聞稿
北大校園模擬法庭X國民法官
學姊返校中 ─ 司法院偕同北大法律學院
共同舉辦國民法官模擬法庭活動
致各位法律系同學,如果將來有機會成為國民法官、坐上法檯,您會如何做出判決?如果將來有機會成為法官、檢察官、辯護人,您又會如何照料國民法官?
為推廣國民法官新制度,司法院積極與不同機關團體共同推展多元宣導活動,其中模擬法庭帶來的體驗式法治教育活動,廣受各界好評。司法院於109年12月11日偕同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共同舉辦「國民法官校園模擬法庭活動」,除由臺北大學法律學院林超駿教授所指導修習「人民參與審判」課程的研究所碩士班學生擔任法官、檢察官、辯護人、書記官、通譯、法警、證人及被告,實際演練操作國民參與審判程序以外,更廣邀臺北大學校職員、學生報名參與候選國民法官選任程序。
需要全民投入參與的國民法官制度
活動開始,本次活動主要推手林超駿教授感謝有機會與司法院合作辦理國民法官模擬法庭活動,且邀請到在辯護方、檢方、審判方分別投入國民法官制度甚深的陳明律師、蔡元仕主任檢察官與陳思帆法官在活動前即開始指導學生,對同學有深刻的啟發,甚至對他們未來的生涯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
北大法律學院杜怡靜院長則致詞表示:國民法官法對刑事制度的變革影響重大,是重要里程碑,司法院為加強民眾認知,派員至各地宣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將來大家都有可能被抽選成為國民法官,因此每個人都不可置身事外,希望同學藉由今天的活動更了解國民法官制度,並進一步跟家人宣導制度的內涵。
最佳的法庭實務演練
導師群:審檢辯黃金三角陣容
本次校園模擬法庭活動是進行「鄰居因糾紛發生口角所導致的殺人未遂案件」,背景事實設定為被告因不滿鄰居在門外放置垃圾,而持水果刀前往與被害人理論,口角後持刀刺入被害人腹部,被害人經送醫急救,住院八天始出院。檢察官起訴被告涉犯殺人未遂罪,但被告則辯稱只有傷害的意思。
本活動為了讓法律研究所學生有更充分的學習,不提供完整的劇本,事先僅提供案例背景事實、相關證據素材等資料,同學須自行編排、規劃選任程序、審前說明、審判程序、評議程序等國民法官法庭的進行方式;扮演檢察官、辯護人的同學必須自行思考如何主張、出示證據;扮演審判長的同學必須思考如何訴訟指揮、如何審前說明、主持評議;在審、檢、辯黃金陣容導師群的指導下,這些未來將成為新一代法律實務工作者的年輕法律學子,深入體驗栩栩如生的法庭活動,及法院「認定事實、適用法律」的過程,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超乎水準的法庭活動 落實國民法官實質參與的精神
上午的活動,先進行選任程序,讓同學充分體驗選任程序中的個別詢問與隨機抽選的過程。選任出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以後,再進行審前說明,由審判長與受命法官、陪席法官解說重要的法律原則、國民法官權利義務、與本案有關的法律構成要件等。簡明扼要的解說,清楚易懂的案例說明,讓國民法官們化解了不熟悉法律的不安。
下午正式開始進行審判程序,過程中,無論扮演法官、檢察官或辯護人的同學,都非常專注投入,審判長穩定沉著、指揮若定,檢察官、辯護人個個台風穩健,論述口條清晰,完全不輸給真正的法律專業人士;扮演證人、被告的同學也費盡心思,配合劇情、角色詳細回答問題,偶爾穿插的笑料,也讓氣氛輕鬆活潑不少。
評議過程中,審判長適當地帶領討論,從國民法官提出包括被告行為當時的言行語態、被害人所受的傷勢嚴重程度、被告下手的力道,以及什麼樣的行為足以造成深度六公分的傷勢,來判斷被告行為當下是否有殺人故意等問題與觀點,看得出每個人都用心地思考案件的爭點與證據,提出各樣多元觀點,也不會因為有人意見與自己不同,就怯於表達,或把自己的意見強加在其他人的身上。
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多數意見認定被告構成殺人未遂罪,判處被告有期徒刑5年。
「學姊返校」見證審判實務與教學的結合,深受感動。
本院葉麗霞副秘書長是臺北大學前身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的畢業生,可說是以「學姊」身分返回母校,見證學弟妹的學習與成長,深具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同樣是「學姊」身分的花蓮地方法院許仕楓院長,在自行透過司法院官網「國民法官行事曆」及活動訊息得知此項活動後,也到場表示對於法律生力軍及制度推動模式的關心。
葉副秘書長於閉幕致詞中,首先感謝臺北大學法律學院、林超駿教授規劃了這樣一個內容充實的活動,以及士林地檢署蔡元仕主任檢察官、陳明律師、本院刑事廳陳思帆調辦事法官花費許多心思,事前指導擔任法官、檢察官、辯護人的同學,並提供諮詢,本次活動集結了審檢辯黃金三角陣容,相當難得,同學能有這樣結合理論與實證的實務操作學習經驗,真是非常幸運。
葉副秘書長接著表示,國民法官制度的立意,不僅增進國民對司法的理解與信賴,對法律系的莘莘學子也有重要的啟發意涵。國民法官制度是在刑事審判開啟的一扇窗,將帶來審判制度的變革,也讓司法與社會大眾有直接的溝通交流與對話,透過法庭活動展現的多元價值觀,也將持續刺激審、檢、辯法律專業人士的思考,於無形中消彌司法與社會的鴻溝。
見證國民法官新世代
葉副秘書長最後感性地表示:在座各位優秀的同學中,許多人很可能會成為檢察官、辯護人、法官,在真正的國民法官法庭上指揮訴訟或辯論;所有參與的同學都是國家的棟樑,也是接下來國民法官世代的見證者,在經歷過今天一整天精彩豐富的活動,所分享寶貴的想法,都將成為司法院持續規劃制度與相關配套措施的重要參考,同學們的支持跟鼓勵,是司法院持續前進的動力。從葉副秘書長懇切的話語中,可以看得出對年輕學子的殷殷期盼與期勉。
一場珍貴的民主法治體驗
網路時代,在社群媒體發表意見十分容易,然而實際出席法庭活動,面對社會事實起因與證據面貌的多重可能,要如何理性的表達及本於證據作出判斷,就需要更多理性的討論與思辨。校園模擬法庭活動,不僅讓參與同學認識國民法官制度的內涵,也藉此展現了一個親民活潑卻又維繫公平審判基本價值的審判程序,可說是一場珍貴的民主法治體驗。司法院將會穩步展開各種結合法治教育的深度宣導方案,讓所有的參與者有所啟發與思考,反餽多元的感想與意見。
司法院官網「國民法官專區」歡迎您
為了讓全國民眾瞭解國民法官制度,司法院持續在社區、機關、團體、學校推動的各種國民法官制度宣導活動,均會持續上傳在司法院官網的國民法官行事曆中,並不斷更新包括懶人包、動畫、漫畫、文宣等各類宣導資料,歡迎所有民眾隨時到司法院官網「國民法官專區」取得新制推動的重要資訊。
檔案下載
- 發布日期 : 109-12-14
- 更新日期 : 109-12-14
- 發布單位 : 刑事廳